黄埔古村

Posted: 2008-01-13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原创画报, 自游世界

黄埔村里的古港公园。

  昨天用尼康D200相机拍的,有雾,通见度不好,不过到黄埔古村的游人还是不少,“哥德堡号”给这里带来了知名度和滚滚财源,就好像在18世纪,黄埔给远在北欧的哥德堡人带去了超额的利润和没有边界的梦想。
  在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遗迹随处可见,它已经和城市紧紧融合在一起。
  位于海珠区新滘镇的黄埔村,被考古学家们确认为黄埔古港的遗址所在,黄埔古港是明清广州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清代以来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港口。
  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中,黄埔村依然保持着古朴的底蕴,村中大量的遗迹和文物,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世代繁盛,见证了黄埔古港的历史地位,也见证了广州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在文物专家的眼中,黄埔村是一座海上丝绸之路活的博物馆。
  黄埔古港原称酱园码头,现在岸边仍保留一条“海傍街”,从前紧靠码头,是一个繁闹的集市,商铺林立,现在村民建房还不时挖出当时的木桩和桩基。附近散落着大量的石碑和外国海员、商人的墓碑,并有多种文字的碑文。
  黄埔村中共有胡、冯、梁、罗四大姓氏家族。根据胡氏家族族谱的记载,胡氏家族在元朝时从福建崇安迁到黄埔村,晚于在北宋年间就已经迁居此地的罗氏家族,冯家迁来的时代是南宋,梁家最晚,当胡、冯、梁三大家族已经扎根黄埔村的时候,梁家才在明朝徐徐而至,这时,黄埔村一带的水面上已经是桅樯林立、千帆竞发的场面了。
  直到今天,村民们仍然极其忠诚地捍卫着家族的概念,大大小小的祠堂散落在黄埔村,原有的32间祠堂,由于各种原因拆掉了13间,但现存的19间祠堂,都是建筑精美,每一处精微的地方都透出黄埔村人的智慧。过去祠堂是宗族聚会的地方,但在今天,祠堂已经很少举行这种聚会。

黄埔村里的胡氏宗祠。

  70多岁的胡永湛是黄埔村中胡氏第21代子孙,每天上午,他都会来到胡氏祠堂,默默地坐在椅子上,看守着祖先留下来的建筑,守望着黄埔村辉煌的历史和离奇的掌故。
  黄埔村兴旺发达的时候,正是17世纪到19世纪广州海外贸易最为鼎盛的时期,也就是近代西方商人津津乐道的“对华贸易的黄金时代”,在这段日子当中,黄埔古港可以说几乎找不到任何挑战者。
  英国人威廉·希克1769年来过广州,他对广州赞不绝口:“珠江上船舶运行穿梭的情景,就像伦敦桥下泰晤士河,不同的是,河面的帆船形式不同,还有大帆船,在外国人眼里再没有比排列在长达几哩的帆船更为壮观的了”。1830年,英国议会指出:“广州的生意几乎比世界一切其他地方都更方便好做”,这种描述应该说符合当时的情形。
  那个时候,现在已经成为小渡口的黄埔古港停泊着美国的“中国皇后号”、瑞典的“哥德堡号”、俄罗斯的“希望号”和“涅瓦号”、澳大利亚的“哈斯丁号”等外国商船,每一艘商船都为它的主人带来了大笔财富。
  作为清朝一口通商政策的受益者,黄埔村的发展是惊人的,从一个几百人的村子很快成为了一个几千人的市镇,这里的人充当买办,做装卸工、铁匠,从事服务业等等,几乎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从事着与外国船运有关的工作。
  现在已经非常清楚,当年广州输出的商货并不限于丝绸,大宗的货物还有陶瓷等等,所以,以广州为始发港的“海上丝绸之路”又被人称为“陶瓷之路”,当然,不管它被赋予什么名称,它永远都是值得人类骄傲的贸易交流和文明沟通之路。
  广州素有重商传统,我曾经在北欧看到清代广州出口的瓷器,上面居然像模像样地描画着欧洲人的国旗和家徽,这种就是“订烧瓷”——按照客户的订单和要求进行生产。有古书记载:“欧重华彩(欧洲人喜欢浓重的彩色),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器(没有图案的白瓷),运至粤垣(运到广东),另雇工匠,依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今海珠区),开炉烘染,制成漆器,然后售之西商(卖给西方商人)。”
  可见广州人的脑筋很灵活,而且颇为遵守国际上的商业规范,这也难怪世界各地的船长和商人不远万里踏浪而来了。
  中国古代港口当中,曾经有过许多闻名于世的大港,如广州、泉州、扬州、宁波等等,但让广州人非常自豪的是,这些港口当中,只有广州长盛不衰,据说在世界上,只有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可以相提并论。

黄埔古村。

  历史学家分析,除了港口优越的地理条件之外,更重要的是广州是一座开放的都市,广州的对外通商口岸的功能一直在发挥作用,与世界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它依仗三江河流的触角使经济腹地延伸到西南、华中、华东的广大地区,这些条件都使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起点和贸易大港一直保持着生机和活力。
  今天的黄埔村已经和广州城郊的所有乡村无异,发廊、大排档、出租屋举目可见,不过,假如你有心的话,广州与世界紧密交往的历史痕迹,依然能在这里探寻。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