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绩效——没有音乐的时代

Posted: 2009-11-08 by 纽士巴(newsbar) in 浮生小记

没有音乐的日子持续了太久——想不起上一次听音乐是什么时候,更想不起听音乐时的感受。

日子就在忙碌中渡过,做了一个又一个的方案,我们恨不得每一分钟都变成绩效——收视、收入和利润,然而在充斥着绩效的日子,我不快乐!

有音乐就有自由的心灵,在台湾最黑暗的日子里,杨弦在台北中山堂举办“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接着,1976年12月3日,李双泽在淡江大学一个西洋民谣演唱会上,拿着一瓶可口可乐上台大声质问:我们自己的歌在哪里!

愤怒开创了台湾的民谣年代。那些作品让青春在国民党政权专制和独裁的审查中,依旧无怨无悔。罗大佑、李宗盛、蔡琴、陈升、齐豫、郑怡……,嘶哑或不嘶哑的嗓音和饱含批判精神的歌曲,至今荡气回肠。

永远的歌声,不止于特定的年代。唱自己的歌,唱过一个时代。因为有梦想,黑暗的日子走到了头。

有歌声的地方,地狱也变成乐园;失去歌声,天堂并不使人向往。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