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媒体观察’ Category

许瑞生:广州人的真诚可以代替很多东西

Posted: 23rd October 2010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原创画报, 媒体观察

许瑞生:1962年4月出生,广东汕头人,汉族,1986年7月参加工作,无党派人士,华南工学院建筑系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广州市政府副市长、广州亚组委常务副秘书长。 记:广州亚运筹备期间遇到了哪些困难? 许:申亚时我们有作出承诺,这种承诺不是某个机构的承诺,是整座城市的承诺。筹备亚运跟申亚一样,期间肯定会碰到一些预想到或者预想不到的困难。这困难可能也包括了筹备期间的整个国际大形势,金融危机的出现,而且五六年里中国的大事很多,在市场开发或者资源分配方面呢,蛋糕会摊薄,这是我们面对的挑战。 记:与历届亚运会相比,广州亚运会有何独到之处? 许:在多哈成功举办亚运会之后,我们必须面对很多这样的话题,我还是这样回答:十六届亚运会有十六届的精彩,每届亚运会都有本身的特点;而广州亚运不可能有像多哈一样的财力和投入。但是正如我对媒体的回答一样,广州人的真诚,可以代替很多东西,或者说可以增补很多东西。广州亚运会的整个筹备过程中,其实组委会所走的路线,本身就是广东的风格路线,我想也是岭南人本身做事的路线,或者说价值追求的路线。 你说的问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显性的,一个隐形的。隐形的就是本身在骨子里头的一些事情。在组委会的整个工作方向里头,有几点是比较明确的:第一,我们需要创造性的策划和宣传;第二,我们需要务实的精神,去进行市场开发,我们需要利用广东人善于经商、抓住商机去经营这种特点;再有就是要有精明的财务管理;再有就是发动社会大众的倡议。我想这些追求方向都跟本身岭南人的做事和做派所追求的价值是一致的。 而在整个工作当中,还会涉及到一些显现的,看得到的,或者物质塑造方面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的是我们无论在视觉系统的设计,包括会徽、图形,包括我们的色彩体系,都洋溢着岭南的视觉追求;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产生一大批的歌曲,都带有岭南的元素;还有就是我们在申亚过程中所推动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比如“亚洲之路”在海外的推广,所带去的展示的,都是充满岭南传统文化的东西;而落实到场馆的建设上,都会注重对亚热带气候特征的尊重,对岭南水乡的空间状态的尊重,对传统岭南建筑文化的梳理,包括开闭幕式的很多创作里头都会带有这样的元素。 记:广州在亚运场馆的规划建设方面考虑了哪些因素,有什么样的特色? 许:场馆建设是每届运动会在筹备之始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场馆的布局可能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乃至赛后长远的空间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场馆布局的规划里头有几点比较明确: 首先,通过多中心、多功能的定位,使场馆建设满足赛后长远的需要。张广宁书记多次强调这个规划事项。场馆的布局上,我们也注重和整个广州的轨道交通的衔接,考虑到了轨道交通未来四年的走向——四年前就已提出一个期望,希望80%的场馆和在建的规划的轨道交通衔接起来。同时,场馆的布局也考虑到通过场馆带动地区发展的联动战略,通过场馆推动地区的环境改造和整治,同时也注意对有历史价值的街道和建筑、标志物等进行梳理和展示。这几个原则是在场馆布局考虑中一直都被高度重视的。 其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场馆的数量不宜求多,因为我们希望充分利用各个场馆,注重将场馆的数量调整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所以现在是50多个比赛场馆在建,虽然总的来讲还是略多,但是这个多主要是和赛后整个社区的活动结合起来。场馆多可能会对组织者带来一些难度,无论是交通还是安保等,但是我们更多考虑的是赛后的场馆区对社区生活的有力支持。我们将场馆分成几个类型来做: 第一个是对旧有场馆,尤其是九运会后场馆的改造、功能的提升。这一类型重在满足亚运会场馆的需求,而不是盲目的拔高标准。这方面的场馆维修改造的量还是不少,除了对功能的提升,也对周边场地进行了改造,使它更好融入社区生活里; 第二类是新建的场馆。在岭南建筑风格的继承和发扬方面着力,每个场馆尽量和周围自然地理环境紧密结合起来。 从目前实践来讲,建筑师和规划师会按照这几个方向去做,而且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我相信随着赛时的运转以后,特别是赛后,这些场馆会在城市的生活中起到支撑性的作用,对整个城市的空间布局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有些作用可能是局部的,有些对城市整体发展可能是全局的、长远的。比如说亚运城,为广州的东南部带来了空间的拓展;从化马术场,可能优化从化地区的旅游度假,提升从化旅游档次。 所以我想既有宏观结果的影响,可能也有具体的、对社区的局部的影响。 记:亚运场馆对运动会是必要的,赛后的使用有没有考虑市民的需要? 许:亚运工程从严格意义来讲是亚运会所使用的工程,就是亚运场馆的工程。这些场馆其实从规划设计着眼的就是赛后,赛后的目的就是为广大市民所享用,而且跟本地区的一些生活、产业的带动结合起来。番禺亚运城的广州亚运场馆,赛后就成了番禺社区的体育中心。海珠区藤球馆,赛后应该成为大众健身活动的地方,有些地方可能进行改造,增加羽毛球场的面积;黄埔区的篮球馆,到赛后成为NBA联赛的场地,有很多联赛会在黄埔篮球馆举行,同时也会成为黄埔区的体育中心;增城的射击场,赛后会结合旅游,成为旅游项目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射击训练中心;广州大学城一系列场馆群,最后还是回归高校,给大学生使用,这里面也包括原有旧场馆的改造,满足高校师生的使用,增加的自行车馆会成为一个极限中心的一部分,会成为年轻人极限运动的最好处所。 每一个场馆在赛前都做了这样的安排,关键在于赛后落实场馆的管理计划。有效管理好这些场馆,把亚运场馆最后转化成惠及老百姓的实实在在的东西。 记:亚运对广州这座城市有什么影响? 许:每一个重大事件都会对城市空间发展产生冲击,无论是六运造就的天河体育中心,还是九运造就的奥林匹克体育场。通过主场馆中心群,周围会发展一系列的产业或者带动这个地区技术设施的发展。在广州发展的三十年里头,这个功效非常明显。 广州亚运会在开始筹划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功能,可能不是单一的中心,可能着重服务全局的中心,而且和区本身的配套设施发展是相吻合的。六、九运会可能着重的就是一个集聚的中心,而亚运场馆布局的多中心,是适度的集聚而不是高度的集聚,那么带来的可能就是整个旧城本身空间结构上的调整,也就是说,带来广州新城起步期的形成,这也对未来发展留下一个伏笔。所以每个时代重大事件对城市结构带来的变化,有不同时代的特征。 记:其实大家也很关心,亚组委这么些年究竟在忙些什么? 许:市民的关心非常自然,有必要向大家说明在“忙什么”。其实我们的工作是在准备开会,2010年11月开会,开的是亚洲的大会。要忙的事情其实很多。广州亚组委是根据我们2004年7月1号申亚成功签署的合同约定而成立的。 我是由市政府派驻到亚组委的,2005年底成立的亚组委,真正机构的组建是2006年的4、5月份。之后各个机构慢慢成熟,到现在是八九百人的规模,现在又下派到各个团队。 亚组委的工作简单来讲有几个方面:筹备赛时的一系列事情,赛时发生的交通住宿餐饮比赛等等;根据亚奥理事会的一系列要求来协调好主办城市各方面的问题;同时接受上级机构的一些指令。组委会是一个单一的组织架构,整个部门直接参与具体事务的筹办,包括场馆建设筹办等六百多个领域,比如交通,主要是赛时注册的教练、运动员、官员的交通服务;还有餐饮,包括运动员村餐饮的筹备,指定酒店里的餐饮筹备;还有外事方面的筹备,以及电视传播、市场开发、宣传推广等等。 亚组委都是非常年轻的同仁,包括从各职能部门调入的工作人员,也有优秀的运动员,还有一批从社会招聘的优秀的年轻人,有些是从海外回来的年轻人,平均年龄33岁。他们的成长也为社会带来一笔财富,管理人才的财富。 记:每一个大型运动会的开幕式,都是大家最热衷于“揭秘”的,广州亚运开幕式会给大家什么样的惊喜? 许:开幕式每一届运动会越来越重视。除了体育本身,观众希望看到更多体育之外的文化的展示,或者创造力的展示。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在江边的海心沙举行,海心沙作为一个特殊的地理标志或者地理位置,是在广州城市向东移动的过程中的标志,可以说是新中轴线上的一个节点。 100年前的海心沙建有很多的木栏栅,希望拦住外国海军入侵。这里沉淀着很多广州的记忆、历史…… 选择这个地方举行开幕式,可以见证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而且,不同于以往场馆内部的开幕式,海心沙在空间上得到解放,城市空间里的所有建筑物,都可以成为舞台的一部分,珠江也同样成为舞台的一部分。所以很多的创作会根据这方面来,而且很多表演会着重体现亚洲文化多元、中国文化的灿烂! (许的采访应该也是九月做的,在他的办公室,很多会的间隙。他说了很多,尤其是亚组委的工作。我还让他比较三峡挂职与筹办亚运的难易,速记员没录下来,忘了当时他的回答。许酷爱体育,酒量大,歌也唱得好,曾在亚组委挂职,见过,他还记得我)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陈绍康:进驻亚运城我启用了两本日记

Posted: 22nd October 2010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媒体观察

陈绍康: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亚运城赛区领导小组副组长、亚运城赛区运行协调办公室主任、运动员村运行团队执行主任,这个执行主任形象点说就是运动员村的执行村长 记:亚运城这个地方,几年前很多市民都不知道,是在多长时间变成了一个亚运城? 陈:亚运城是2007年确定,将其划为亚运城的建筑项目,从2008年开始动工,2010年8月31日正式举行了亚运城金钥匙的交接仪式。以8月31日为标志,到今天为止,整个亚运城建设总共用了990天。也就是说,在近三年的时间里面,将整个亚运城从原来的农田和荒地,变成了我们举行世界或者区域性大型运动会的比赛场馆。亚运城总占地面积约2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38万平方米。整个亚运城由九个部分组成。首先是“三村”:运动员村、媒体村和技术官员村;第二个就是“两中心”:国际广播中心和新闻中心;还有“两个场”:综合体育场(也叫做综合体育馆)和沙滩球场;还有就是“三个区”:一个是国际区,未来赛事运行期间为运动员提供休闲文化服务的,第二个是后勤服务区,第三个是公共区,主要有两个中心和一个NOC(亚奥理事会成员代表团团长会议),未来有45个NOC住在公共区。公共区之下有两个中心,即欢迎中心和访客中心。 记:中国在2008年举办过奥运,和奥运村相比,广州的亚运城有自己的什么特色? 陈:这个问题问得好。据我所知的情况,目前广州承办的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会,运作模式是与以往历史上所有大型国际上的运动会不同的。众所周知,不管是奥运会还是亚运会,都是以“村”作为核心区来进行运作,如果是举办奥运会的话,就叫做奥运村,如果是亚运会的话,就叫做亚运村。我们这次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会,它是以“城”为一个中心区,然后辐射到全市各地50多个场馆。而城区里面主要居住的有三个村的村民,一个就是运动员村,运动员村在赛事期间接纳和入村居住的有一万三千多人——按照目前的报名人数来看,亚运会的总运动员人数是一万四千七百多人,剩下的一千五百多人是安排在离亚运城比较偏远的地方的一些独立赛场的附近居住;还有一万多个媒体人员,六千三到六千五的技术官员要入住亚运城。“城”的概念应该是中国特色,也是广州特色。从创新的角度来说,举行大型的国际性运动会,以“亚运城”这样的思路、这种模式来运作是一个创新。当然,这种形式给整个赛事的运行和组织加大了难度。 记:难度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陈:比如说北京奥运会是以奥运村为核心,它的媒体和技术官员不是集中在奥运村居住,而是分散在整个北京的各地,在组织的问题上,我们就不需要将城内两三万人集中衣食住行的运作,而现在这个重担就落在亚运城里面。运动员,他从村里面出发,从亚运城到广州各个比赛场馆,按照主办城市和亚运城签订的合同,我们是承诺以亚运城为中心,从亚运城发车,要在45分钟内到所有的比赛场馆。所以如果以城为中心,去安排好亚运城里面三个村的村民衣食住行,以及他们参加竞技竞赛过程中的环节,应该来说,相比传统意义上大家认可的奥运村,亚运城在组织系统上更加复杂,运作起来难度更大。好处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将分散的功能集中在亚运城。其实广州是出于什么考虑呢?赛事运行总共是53天,这仅仅在眼前的亚运会这53天时间,而更重要的是亚运会如何通过亚运后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我们国家、我们广州作为主办城市来举办亚运会,以后怎么充分利用亚运场馆,充分利用我们亚运会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个就是利用在实施过程中建设起来的各个比赛场所,以及所有的运动设施,在亚运会后推动广州整个全民健身运动以及人民体育运动的发展。现在所有的运动场所是分布在我们广州市七千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各个区域都有亚运场馆,包括大学城也有亚运场馆。如果我们不是以这种思路和理念去建设、去创新我们亚运会的组织模式的话,你开完亚运会,那只是亚运会期间的使用,其他的各个区,你是要推动全民体育运动的发展,亚运会以后还要在各个区里面不断建设运动场馆,这个是最实际的,同时也是我们广州市委市政府最有长远眼光的决策。就像悉尼奥运会,你有机会可以去参观一下,我去参观过,奥运会结束之后,都成了一堆废物,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但我们除了有亚运城这个中心,同时整个亚运会兴建的所有设施已经全部按照规划分布在全市各地,所以我们所有的场馆、所有的运动设施都不会浪费。这个就是很有利于我们整个亚运会、广州市人民群众发展体育运动、发展全民健身的理念。这种模式还有一种新的特色,就是我们将运动员——很多国家举办运动会,运动员都是住在同一个村,但是我们广州的亚运会不同,除了运动员村,还有媒体村、技术官员村整体的容纳,这样的话,有利于整个亚奥理事会大家庭成员的沟通、友谊、交流。 记:亚运城运动员村的村长,和我们熟悉的“村长”有什么相同的或者不同的地方? 陈:我们这个亚运城的运动员村村长是由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孔少琼担任,我的角色就是执行村长,也就是助手。我个人的理解,运动员村的村长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运动员村村长是管理整个亚运会期间所有运动员的总指挥,也是总保姆、总的领头,这种村长的职位行政管理体制里面是没有的。孔部长是市委常委,同时也是我们亚运城赛区领导小组的组长,在整个赛事运行里面,在亚运城里面,她是最大的,所以可以理解为大。 记:村长要做些什么? 陈:村长的主要任务,按照现在赛事运行的程序和政策要求,大概有几个方面:首先是负责运动员整个赛事运行中的衣食住行和安全保障工作。第二是代表亚运城,以运动员村村长的身份会见亚奥理事会45个国家和地区的NOC,也就是国家代表团的团长及随行。亚运城里专门设置了一个村长院,是一个具有岭南水乡风情、广东特色、广州特点的小庭院,届时接待45个NOC代表团的团长和随行人员就是在那里。第三是主持各个运动员代表团的升旗仪式。第四是代表亚运城和运动员村的团队接待亚奥理事会规定和举办城市明确在赛事期间可以进行访问的各路访客,包括国际友人、亚奥理事会大家庭的成员,如一些国家的首脑、名人以及运动员的直系亲属等。此外,在亚运会的运行阶段,应对和处理运动员村所发生的相关事件,以及处理大量的运动员村的日常事务,也是村长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记:作为执行村长,你打算和村民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陈:首先,我会按照奥理事会章程的要求,以及举办城市合同的具体政策来开展我的工作。第二,作为执行村长,除了执行有关政策规定的条文和承诺之外,还要配合村长做好我们运动员村大家庭 村民的保障和服务工作。第三,在这个前提下,我认为在运动员村的村民前树立一种非常友好、非常热情、真诚善待、服务周到的形象非常重要,因为这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形象。热情周到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是一个很值得信赖、很值得交的朋友,唯有这样,我们在服务和被服务的这种关系中才能够达到融合的要求。我们应该要以这种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服务工作。 记:我看到你桌上有两本记录本? 陈:我本身并不是搞体育的,我正式的身份是市委副秘书长,协助曹(鉴燎)副市长的日常工作,这些日常工作都不涉及到体育运动。今年4月份,市委明确我担任亚运城赛区领导小组副组长,同时也担任运动员村执行村长,而我正式介入这项工作是6月10日。4月29日,我记录了第一篇工作记录,当天是星期四。这天我记录了参加市委召开的广州亚运会和亚残会赛会运行指挥部的第一次会议暨广州2010年亚运城市行动协调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所以我这篇日记就标志着我正式接受市委交给我的进城入村工作的任务。4月29日到6月10日期间,我是协助常委去筹划、研究我们要怎么样去组建整个亚运城赛区领导小组的团队,以及运动员村团队的事。6月10日,孔常委亲自带领我们的骨干团队去北京,进行了为时三天的设备考察,学习奥运会的经验。4月29日接受任务,6月10日正式入城开展工作,以8月30日开始正式交钥匙来计算的话,我们进城开展工作已经是2个月20天了。我觉得16届亚运会在广州举办,这是千载难逢的。因为广州市的历史已经有2200多年,广州第一次举办亚洲体育盛会,所以我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同时,这个任务是非常繁重的,因为亚运城是以运行团队的模式出现,前面有人打好基础,我们进去操作,这叫做运行,现在市委明确赛事运行机制以前所有的前期筹备工作都是由亚组委牵头准备的,所以这样过来有一个前后对接问题,所以不做记录提醒自己如何去处理问题的话,思路就不会清晰。我也有积累资料的爱好。我工作30多年了,很多工作都做过,我的体会也很深,不管我的岗位在什么地方,我都有积累资料的习惯。资料积累不仅是日常的工作记录,更重要的是它对你本人的工作思路的开拓,对你日常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你工作完成后,回顾这段历程,是一个很真实的资料。对亚运这个大的历史事件,将我的参与过程完整记录下来,我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从一开始,我就考虑设置日记本,从4月19日或者6月10日开始,有很多是亚运会筹备的事情,它是很零碎和琐碎的,没有一个系统性。所以大事记就分为两类,我就把一本定为“2010年16届亚运会和亚残会赛会运行指挥工作日记”,将赛事运行筹备阶段的大事记下来,不是每件事都记;第二本是实际工作的记录,就是说每天发生的事情、每天所开的会议、每天我在这里所处理的问题,全部记录在这个本上,这个本子真实反映了每天我们这个团队做了一些什么工作。每天日记的思路,我考虑按照我们赛事运行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期筹备阶段,一直到10月24日,属于我们进城入村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调试、培训、演练,包括整个设施的完善等等。第二个阶段就是预开村阶段,从10月25日到11月5日,开村就是各个运行团队全部要各就各位,实战运行;11月5日到11日是亚运城运动员村执行的正式开村,要接待各个团队的团长、举行升旗仪式,各个国家的代表团的报到入住;11月12日亚运会就正式开幕了。第三个阶段就是赛事运行阶段,11月12日到11月27日。12月5日我们闭村,一直到12月12日亚残会开幕,这期间是亚运会和亚残会的转段过渡期。12月12日到17日是亚残会的赛事运行阶段,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就要负责亚运会和亚残会赛事运行的所有保障工作和后勤工作。各个阶段,我都会将每天的大事记录下来。 (九月做的采访,那天刚好台风,下着雨,天气闷热,问了陈很多问题,他认真做了回答,原来想用在书里的,书暂时不出了,用这种形式公开)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只有可信的,才是可依赖的

Posted: 15th September 2010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媒体观察

除了纽约、芝加哥等一些国际都会外,美国其实就是大乡下。 他们没有单位,没有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街道大爷大妈给他们灌输行为准则。 美国没有因此成为一盘散沙,媒体起了纽带作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美国人对媒体的依赖,超乎想象。 基于这个前提,美国媒体业非常发达,独立的社会地位和客观平实的报道方式,塑造了美国媒体可信的公众形象。 从中国人的角度看,美国政府祭出“苦肉计”,任由媒体挖苦、抨击和揭露,这“阴毒”的一招使媒体愈发强大。 只有可信的,才是可依赖的。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榜中榜”和成都台的“垄断”

Posted: 13th April 2010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原创画报, 媒体观察

成都台在成都强势得一塌糊涂,他们的夏台说,凡是成都的重大活动要电视台制作的,我们台都要“垄断”起来,听他们总编室尤主任说,每年都有很多地面活动,全台总动员,忙得不亦乐乎。 事实如此,美国新闻集团的星空传媒搞了个“全球华语榜中榜暨亚洲影响力盛典”,原来都在北京、上海做,今年搬到成都,承接制作的就是成都台。 据说,成都台为“榜中榜”拉到了“郎酒”600万冠名赞助,其他的收入就“落袋为安”了。当晚7点半至次日凌晨零时30分的演出,表面上仍然由星空传媒主导,但从李宇春等川籍艺人拿到手软来看,成都台的影响力也难免渗透其中。 “榜中榜”场设四川国际网球中心,那里离成都很远,当晚春寒逼人,我们怀着学习的心情,恭恭敬敬看完了整场演出,李宇春出场时,旌旗飘扬,掌声雷动,深感四川人民的热情,也体会到湖南卫视的可怕。 第二天到成都台进行同行交流,相关人士说CSM(央视索福瑞)——禁用英语缩写啊,收视数据显示,成都台两个频道(主频和5频)的累加收视10点,那是非常厉害了,这么长的直播时间。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每年30亿,怎么花得完?

Posted: 20th March 2010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原创画报, 媒体观察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央字号媒体中的一员,昨天到此一游之前,我肯定来过它位于北京郊区石景山的总部,什么时候来的,想不起来了。 新华社的口号是把地球管起来,国际广播CEO的口号是“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媒体巨无霸的高度当然无人能及。 “外宣的钱是最好拿的”,同行们说。去年启动的“走出去”战略,中央每年给国际广播30亿,连续十年,用300亿在全球150个地方建立电台(现在约50个),在当地注册中方控股的媒体机构,雇佣员工,购置设备,进行商业化运作,力图成为所在地有影响力的传播者。 以前外国听众不少,每年收到“雪花似的听众来信”,一直作为业绩往上报,但这几年不行了,领导们发现来信大多是小国穷国——收音机是他们拥有的唯一资讯和娱乐手段,或者像巴基斯坦那样对中国非常友好的国家,西方大国统统空白。 这一次,“走出去”的目标当然是西方国家。 国际广播的优势在于人才,外语人才从语种到数量在央媒中遥遥领先,“走出去”的时候至少在数量上非常可观,以后他们当中很多人就要派驻国外工作了,网络将会把散落在各国的台站整合起来。 唯一的问题,“每年30亿,怎么花得完?”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