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故乡之路(3)

Posted: 2008-06-28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原创画报, 自游世界

2008年6月28日 星期六
08:30 酒店早餐,远没有雁南飞丰盛。导游急催退房,故乡的服务水平显然有待加强。
10:00 游览大屋跨,陈氏大屋跨位于梅县程江镇西山村,离市区大概只有5公里。大屋跨是梅州客家人建筑中常见的形式。以一个天井为圆心,同一辈份的住在一个半围圈内,辈份越高居住越靠围屋中祠堂,后代越多围屋圈越多。原来有3围,但外面两围已经被村民的新屋破坏。大屋前面有两座“石笔”,说明该村曾出两名状元。

  与福建高大威猛的围屋相比,大屋跨平淡得多,原因恐怕是这里与县城相近,防御的功能大大弱化,不必像深山里的围屋,要建成碉堡似的防匪防盗。
  宝丽华集团在大屋跨附近,新建了一片住宅区,外形上略有模仿大屋跨之处,前两年的售价4000元/平方米,不带装修,大部分销给了华侨。梅州为发展梅县(郊区)经济,划出新城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包括租铺位免3年租金等,但由于居民和农民收入不高,新城区比较萧条。梅州人心目中主要的有钱人还是华侨。

13:30 在河源市午餐。河源也属客家地区,跟梅州相似的是,它的“一把手”原来是广州的宣传部长。
19:30 大巴在雷暴雨中驶进广州,结束了我自1976年以来首次回故乡之旅。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回故乡之路(2)

Posted: 2008-06-27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原创画报, 自游世界

2008年6月27日 星期五
07:00 在鸟鸣和雨声中起床,在雁南飞的客家小吃早餐,早餐非常丰盛,据称每位价钱38元,其中,用猪内脏肝、肠和猪肉做的三吉利汤和板糕是典型的客家菜色。
09:45 退房前往千佛塔,天降暴雨,改在雁南飞茶艺馆打牌。
12:00 往千佛塔,古代的千佛塔在梅江边上,目前的千佛塔已经离江边甚远,这是一座尼姑庵,所以在细节上颇花心思,有点点游乐园的感觉(无贬意)。

15:30 与梅州市委党校座谈。副校长认为客家文化崇文重教轻商,造成梅州有钱人少,财政税收捉襟见肘,有歌谣云:上级要求要应付,群众生活要照顾,干部福利要支付,历史债务要清除。但社会比较和谐,治安形势平稳,基本没有恶性案件。梅州多年来和河源争发展速度,去年终于赢了河源,居全广东倒数第一。

16:20 联系上大学同学,梅州广播电视台的袁台长,他派了台车接我过去叙旧,说:比较满足了,收入不算高但含金量比较高。梅州台部分节目用客家话播出,好像揭阳和江西邻近地区都能收看。
18:30 梅州市委刘书记原是广州市委秘书长,也曾兼任过广州的党校校长,在梅州迎宾馆设宴款待“娘家来的人”。刘是1979级的学兄,敬酒时听我说起母校母系,马上回应:啊,西区13栋。那是我们住过的大学宿舍,已经拆除。
20:00 下榻梅州迎宾馆,酒店在梅江边,晚上两岸灯火灿烂,晚风习习,市民游走其间乐也融融。正在力推解放思想的省委汪书记刚好视察过梅州,据说汪借卢前省长的口吻,认为梅州的环境“真他妈的好”,不要搞成东莞。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回故乡之路(1)

Posted: 2008-06-26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原创画报, 自游世界

2008年6月26日 星期四

06:30 起床,仍然下雨。
07:50 在市委党校集中。
08:30 出发往梅州。上一次回故乡是1976年春节的事情,那年我读小学5年级。梅州距广州约500公里,行程需5-6个小时。
12:45 进入梅州地界,梅州是我的故乡,自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同时享有中国金柚之乡、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山歌之乡。收到的短信说:“世界客都梅州欢迎您”。梅州1.5万平方公里区域97%为客家人,其余为少数民族畲族,但早已被客家同化。客家居山区,有凡山必有客、有客必有山之说。?
13:30 抵达梅州县城午饭,梅菜扣肉等很香。

14:30 游览梅县雁洋镇叶帅纪念园,叶是客家、是广东、是梅州的骄傲,长期担任毛泽东、周恩来的高参,支持华国锋打倒“四人帮”,也力主请邓小平复出主持大局,堪称中国红色政坛上的长青树和不倒翁。导游是位客家妹子,她说元帅明媒正娶的有4位妻子,第一位广东佛山人氏,第二位湖南人氏,第三和第四位都是在陕北娶的北方姑娘,革命前辈的感情生活蛮多姿多彩的,展览馆内并无其夫人的照片。
16:20 游览同样位于雁洋镇阴那山的灵光寺,系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前两棵古柏树一生一死,生的不说,死的代表男性居然屹立不倒,奇观叫做死了都要爱。附近的吉祥天客舍设计脱俗。

18:00 下榻雁洋镇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围龙大酒店(0753-2828888),层层茶田中的度假村。进园门票30元/人,普通间约500元/天。雁南飞由梅州最具知名度的民营企业广东宝丽华集团经营,宝丽华经营项目广泛,农业、旅游、发电等,被省委汪书记称为“宝丽华现象”。晚上由梅县县委骆书记做东在围龙食府吃饭,问清楚本人的家乡是梅州市梅县县城东乡书坑村,作为“东道主”既喝洋酒也喝客家娘酒,终有几分醉意,饭后卡拉OK至深夜。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风神”吹袭

Posted: 2008-06-25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原创画报, 时评快呛

  今天,台风“风神”在广东登陆,带来大量降雨。广州同时发布台风和暴雨双重预警,并且通过媒体广泛宣传。经历了雪灾、汶川大地震以及南方地区的洪灾,政府的危机管理意识明显有所加强。
  我在撰写中的研究报告《突发性公共危机的政府综合管理》特别提到:
  “置身风险社会当中,广州不可避免地面临公共危机的挑战。2222年历史中,广州一直是一座幸运的城市,先民选择的这块栖居之地,始终没有因各类天灾人祸而迁移。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社会进入“非稳定状态”的危机频发期。广州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转型社会里必然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会早于国内其他城市出现,作为一座特大型的区域中心城市,广州对此应该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1)地理气候环境特殊而复杂,处在敏感的地理、气候和环境当中。广州面向南海,地处珠江喇叭型入海口顶端的“瓶颈”位置,是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高发的地方。
  (2)人口高度聚集。千万人口的城市,拥有非常庞大的常住与流动人口,如此多的人群聚集在如此狭小的地域上,一旦出现问题,传播速度之快,关联程度之强,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能比拟的。
  (3)各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交往的交汇点和集散地,聚集着大量社会财富,是一个区域的神经中枢。其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非常巨大,与此相对应,一旦遭遇突发性公共危机,其杀伤力、破坏力也是致命的。
  (4)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方面使城市生活空前地舒适和方便,同时也造成了现代城市的依赖度越来越强,造成了现代城市潜在的高风险。一旦停水、停电,或者是地铁停运,又或者是银行电脑系统的故障,都有可能影响城市居民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甚至触发社会恐慌和人群骚乱。”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春·夏·秋·冬/东·南·西·北

Posted: 2008-06-24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原创画报

秋天,开平碉楼。

  静静的景观,平淡无奇,好像在谦虚地说:哦,你来了,请拍照。不需要什么技巧,只是拿起相机,透过镜头把双眼看到的拍下来就好了。
  翻出这些几年前的照片,已经不记得当时的情形,心情放松而平静。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