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秘密

Posted: 2009-04-17 by 纽士巴(newsbar) in 浮生小记

  呆在这座城市,白天才有用,忙忙碌碌的;晚上跟我关系不大,下班已经够晚,所以通常宅着,做些简单的饭吃,看看《时事直通车》什么的,然后翻翻书、洗洗睡,胸无大志的样子。

  今晚例外,正看着吴小莉环球报道,手机响了,吵吵闹闹的现场声中,“我想你了,快过来!”隔着话筒也闻到酒气冲天,命令的口吻让我无法拒绝。

  把丢到洗衣筐里的衣服再穿上,来到闹翻天的卡拉OK,进到包间,先看到茶几上列队站着好几排的酒杯,满满的酒,然后才看到久违的老友,脸色通红,声音宏亮,推出身边几名大汉朗声说道:“全是兄弟,今晚就是喝酒!”

  连灌几杯洋酒以后才搞清楚,他们全是执法队伍的中坚——手中有枪心里不慌那种。

  这家卡拉OK正开在他们的“环头”(也叫“辖区”),老板很快出现依次敬酒。

  劈了一轮又一轮,好像没怎么叙旧,我已经神情恍惚,头挨在沙发上,周围的一切迷离起来……自打党校后,很少这么乱喝一气了。

  “地震了地震了!”
  “也不知道搞到哪一层……什么时候才到头?”
  “专机运到北京,一切都结束了。”
  “肯定很多人要找去问话。”
  “审计要到6月30号才结束。”
  ……
  “到了后期,调走前那两年,没有人管得住他,想搞谁就搞谁,厉害!”
  ……
  “你知道张子强的案子怎么办的?”
  ……
  “以后谁还敢提拔潮汕人,真是的!”
  “不管了,喝喝喝!”

  本来想插嘴说说,口张开了,脑子一片空白,最后哼哼唧唧的什么也没插上嘴。

  “兄弟走吧,明天一早我还开会”,如获大赦。走出包间,漂亮的女孩们正排队进入不同的房间,有人在高歌《你还爱我吗?》,有点跑调。

  潮湿的空气,大街上车水马龙,看不出金融危机的打击。老友的O牌车已等候多时,一边上车一边说:“等我出差回来,咱哥俩再好好聚聚”。

  回到家,口渴得要命,水壶里一滴水都没有了,赶快用电水壶煮水。

  城市里的水加了大量的“氯”净化,口感极差。告诉你一个秘密,煮水的时候,水开之前2分钟打开壶盖,让“氯”的味道“尽情”蒸发掉,这样煮出的水才没有怪味。

  不信?
  你该试试看!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摩根•弗里曼

Posted: 2009-04-15 by 纽士巴(newsbar) in 浮生小记

  跟黑人当了总统有关系吗?

  最近特别喜欢好莱坞黑人影星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的电影,翻版的蓝光DVD也要50块钱,但都不惜购入《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年)和《遗愿清单》(The Bucket List,2007年),有时间就拿出来重温一下。如果货源充分,相信还会收藏更多的摩根作品。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出演的两部电影。

  他的脸刻满皱纹,在高清的屏幕上富于质感。

  有时觉得摩根是巨大的岩石,稳定而沉着,永远不会有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但岩石上的纹路,印记着人生的沧桑,粗中有细地流露出贵族一般的尊严和情感,点到即止的幽默感,真的喜欢。

  他永远不抢戏也没必要抢戏,戏中自然有他,即使他似乎总是配角。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央视的新大楼

Posted: 2009-04-14 by 纽士巴(newsbar) in 浮生小记

  杜博士在天河区某街道当领导,是去年青干班的同学,很儒雅的一位同学。基层干部喜欢发短信,他也不例外。今天一早就收到他的段子:

  央视的新大楼,精确的诠释了这样的意思:新闻是扭曲的,内容是空洞的,形式是奢华的,立场是倾斜的,思路是混乱的,创意是疯狂的。自称“智窗”,老百姓叫“痔疮”。

  来而不往非礼也,顺手回了一条:

  勇气是惊人的——点把火把自己的楼烧了,你们谁敢跟它比!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讲真话的代价

Posted: 2009-04-09 by 纽士巴(newsbar) in 时评快呛

  中国统计局网站发布消息称,根据年度统计结果,2008年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最高的是机关,为3386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6倍。

  中国高兴不高兴我不知道,反正听到这个消息,大多数中国人不高兴。

  凭什么高1.16倍呢?社会资源由机关来分配,你猜猜他们会倾斜给谁?在没有监控和制约的情况下,最善良、最单纯的人也绝对会给自己的口袋里加那么点钞票——白要白不要哩。

  全国的情况说不清楚,就说说媒体,记者、编辑这些一线人员总是弱势。办公室里养一大堆的人,不是这个长就是那个长,他们没事做闲着就好了,偏偏他们总想搞点事做,把编辑记者折腾得一塌糊涂。

  各种各样的学习、汇报、总结、计划、统计,五光十色,名目繁多,明知没用但谁也不敢说真话,因为,资源是由机关分配的,得罪了办公室里的人,吃不了兜着走,试问谁有这样的胆量?

  和“广之旅”郑董事长聊天,他说见过两次任仲夷,印象极深。其中一次说起当时正在开展的“三讲”,老人家说:应该是四讲,大家问还有一讲是什么,老人家一字一顿地说:“讲真话!”

  任仲夷去世以后,有高层惋惜我们失去了总理之才甚至总书记之才,但为什么任老在生既没当总理更没当总书记呢?

  可见,讲真话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突然想起一个无疾而终的电视

Posted: 2009-04-08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媒体观察

■ “拖”是我们的工作特点。

■ 讲到“拖”,有时候我们的工作是用天来计算的。

■ 我想举《法庭直击》作为例子。《法庭直击》全程直播番禺千万元特大劫钞案用了两天时间,直播张治成团伙抢劫杀人系列案用了三天时间,到了98年,我们全程直播“两枪一斧”特大入屋抢劫案的庭审情况就用了足足四天时间。

■ 我们经常打破自己保持的记录。

■ 直播非常紧张,台前幕后都非常紧张,需要组织好多个部门共同工作,而且要协调好多不同的设备。

■ 而且不能够出任何的差错,领导经常告诫我们,《法庭直击》没有小事,全部是大事。

■ 在直播车的切换台上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直播不断,你就不可以离开,中午最短的一次只是休息了二十分钟,吃一个盒饭继续上切换台。

■ 所以台内有个民间评价,说《法庭直击》的编导功力不错,腰力也很好。

■ 连续几日在法院直播现场当然很累,因为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有很多工作人员找你,必须马上解决,直播不等人。

■ 到了直播圆满结束,出台标交回给播出中心的时候,曾经有过大病一场的感觉。

■ 我觉得这是责任感,如果你喜欢新闻工作,你就不会介意大病之后再来一次大病,你反而会希望,将来的挑战越大越好,比如说,将来《法庭直击》的直播会持续五天,播出的内容更加受到市民的关注。

■ 一个真正的新闻工作者就是这样,在考验面前不会退缩半步。我非常庆幸,有这样的集体,有这么多想做好新闻的人。

■ 有一句话一定要讲,这个集体里没有了我,它仍然是优秀的,而我没有了这个集体,绝对是一事无成,所以我觉得工作起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忘记在哪一年,让我代表《法庭直击》这个节目说说话儿,我就说了以上的内容。

  《法庭直击》是我做过的比较有意思的电视,它是广东首个法庭审判实况直播,1996年6月首播,宣传口号为“让旁听席延伸到千家万户”。企图通过法庭审判全程序“原汁原味”的实况报道,传播法律常识,强化大众对法律的信任和信心。番禺千万元特大劫钞案、张治成团伙抢劫杀人系列案、陈旭然遇害案等深受市民关注的重要案件,《法庭直击》都创纪录地采用不间断全程直播的方式,予以同步报道,当年谢非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 扬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后来这个直播节目无疾而终……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